第十六章 曼哈手記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六章 曼哈手記
曼哈遺址位於薩松省以西八十五英裏,毗鄰克爾奧盧山,克孜勒河蔚藍如緞帶般的河水流淌過這片富饒靜美的平原。
曼哈遺址的發現在一八七四年斯特納的考察中得到了詳細的記錄,而關於白色沙漠的記錄始終寥寥。在《十五頁經書》的指示中,白色沙漠的出現是一種聖跡:“博拉為了指示祂的捕夢者前往應有的國度,令月光在沙漠中顯示出宮殿的存在。”
白色沙漠中的曼哈是一座月之城,幻境之城,盡管斯特納在其探險筆記中無比確定所發現的荒棄遺址當屬於迷失的國度曼哈,但斯特納本人未曾真正見過白色沙漠。
在一八八九年我們受到了母國的援助,跟隨一支由布萊恩爵士出資讚助的皇家考察隊,得以深入研究這片神秘沙漠。皮諾·卡瑞班是我們當地的向導,一個希臘人,一個水手的兒子。他的父親在他一歲的時候遭遇海難,他從小生長於克孜勒河畔,從未見過大海。
卡瑞班和他的家人居住在距離曼哈城五英裏外的村子裏,那是一個平靜的村落,居住有近百位村民,許多人身上有著來自海上的血統,見識更多的卻是草地與牧羊。本地的煙草與羊毛經內陸轉運至薩松,在那裏草葉得以被制造成聞名世界的土耳其煙草。
歷史是由阿拉伯人和希臘人共同書寫的,人們對白色的沙漠知之甚少,對米利都人*到來前的世界一無所知。我們的向導帶著年輕人獨有的困惑和天真向我們許諾他可以將我帶往西面的荒漠,卻未必能將我們帶往安瓦爾人的曼哈。
這是一個聰明的年輕人,盡管此次探險不完全在布萊恩爵士支持的考察範圍內,但出於溫暖的友誼和好奇心,這位年輕人仍然同意了和我一起再度進入沙漠的深處。
我們在一個雨後的黃昏出發,迎著月升的方向前往舊城。那是沙漠中數月以來罕見的一場雨,雨水和沙礫相互滲透,路面上留下清晰可見的車轍。博拉正駕駛著祂的金馬車逡巡天際,用夜幕宣告祂即將來臨的統治。
如果我們足夠幸運,就會和千年前的捕夢者一樣,神聖之地將在月升至頂時顯示其存在。卡瑞班是個聰明的向導,我們前進的方向未曾偏離月亮的軌跡,我們駛進了荒漠的深處,那裏少有人煙,只有春夏交接時會有羊群來眷顧這片豐美的草地,盡管後者將在盛夏來臨前枯萎於沙礫中。
村落的火光與喧囂在一個小時後終於完全消失,我們眼前的世界只剩下無邊無盡的荒涼與寂靜。
那輪銀色的幻鏡始終在頭頂高懸,那是一輪能帶來幻覺,清冷而無情的夢境,博拉的鏡子。
它令人想起許多個與之相關的夜晚:第一位捕夢者曾找到屬於他的國度,經歷三個王朝的興衰過後,薩凡洛夫斯特曾註視著銀色的月亮走向他的戰場,他唯一的徒弟在多年後死於被月光註滿的一杯毒酒,在與安瓦爾人有關的傳言裏,人們迎著月光祭祀,試圖從這迷幻暗淡的光芒中找回他們失落的夢境。而最後一個安瓦爾人也是在月光下走向死亡。
如今月亮正懸在克爾奧盧山山隘與山脈和天際線形成一個完美三角形,月神統治下的一切都是銀色的,加上未蒸發盡的水汽的緣故,一切似一場朦朧的蒼白夢境。曼哈城舊址散落在夢境的邊陲,那裏由雇傭兵把守,一些研究用的帳篷早在我們抵達前就已經駐紮,許多宣稱自己是學者的探險家們對著沙子研究了一個星期,又用七天的時間研究了所有的石頭,最後學者們宣稱自己有了重大發現:他們找到了一些被打磨得渾圓的玩意兒,稱這些就是捕夢者在的骨石。
研究者們一度為這些圓形石塊激動不已,仿佛這是掩埋在整片沙漠裏最有價值的東西。此外,他們還發現了一些破碎的石像和摻雜了過多雜質的鑄金錢幣,還有雕花的酒杯等物件,但這些都無法抵過黑色的圓石頭帶來的吸引力。不管怎樣,這對於他們而言算得上是一場收獲頗豐的遠足,所有的考察發現最後都無一例外地進入了布萊恩爵士的收藏櫃中,成為了由他出資的私人博物館的展品,這些東西和他的博物館一起都在戰爭之中化為了碎片。
我的向導夥伴告訴我,每在齋月前後,會當地人到沙漠中的遺跡裏去撿拾這些石頭,置於新生兒的枕下,用來驅逐夢中的惡魔。人們很清楚這並不是來自安拉的旨意,卻天然地一代又一代地繼承如此習俗。此地的人們無形中仍然生活在博拉的統治下,而歷史卻毫無知覺。
卡瑞班在白色沙漠中隨手撿起黑色的鵝卵石,又遠遠地丟出去——歷史中對於捕夢者們的下落缺乏記錄,普遍的觀點是捕夢者就是本質上的安瓦爾宗教士兵,追隨國王與祭司的指令征戰四方,最後在灰霜戰爭中和帝國共赴毀滅。在薩凡洛夫斯特的年代,所有的安瓦爾士兵都曾接受過夢境中的訓練,他們飲下受到祝福的酒液,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那裏他們的精神力量得到鍛煉。然而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士兵是否最終能和捕夢者一般夜行千裏,在第三帝國的末期,安瓦爾人面臨的更多的則是世俗層面的挑戰。與波斯人的戰爭宣告了這個國家試圖涉足現世文明,卻終將消逝於尋找現世歸宿的路途中。
捕夢者,這群勇敢而充滿信念的獵手終是如夢一般消散在安瓦爾人的歷史中,和他們在《十五頁經書》中預言的命運相一致。盡管如此,一七七六年於德國柏林曾對一起罕見的精神紊亂病例有過詳盡的報道,患者阿爾伯特·施海勃自七歲起受怪夢侵襲,他夢見自己受到一只碩大無朋的黑色蜘蛛的追捕,在夢境中終日搏鬥,在夢境中他堅持要從蛛腹中取得‘閃光的東西’。而患者本人在清醒過後則表示,自己對蜘蛛有強烈的厭惡及恐懼反應。這名病患在精神病院期間數次發病,想要殺死‘趴在天花板上的巨大蜘蛛’。患者最終接受了電擊療法,療效顯著。手術後第二年他成功出院,正常育有一子一女,然而術後的第七年黑色的巨大蜘蛛重又將他尋回,這一次,不堪侵擾的阿爾伯特選擇在柏林的公寓裏飲彈自盡。在病例研究報告的正式結論裏,這位病患最終被診斷為顳葉失神發作。
隨著精神分析學派的流行,本學科的研究在進入19世紀後受到了新的挑戰,這群自稱是科學家的巫醫們宣稱所有的捕夢者研究實則是對一種精神紊亂的樸素描寫,是用孩童的預言講述一個名叫譫妄的帝國。而實際情況是,所有堅持這類看法的分析學家們一生都未見過曼哈,他們其中有人也許正抽著土耳其香煙,那是他們距離這片土地最近的一次接觸。
對於白色沙漠的成因已經有了科學上的解釋:其來源是一種特殊的白色菌絲,在水分充足且溫度適宜的條件下會大範圍擴散。在卡瑞班引領我前往的夜巡中,我們最終有幸看見了白色沙漠的形成:在雨後濕潤的月夜,沙地間的白色菌絲從沙礫間顯現,細雪般覆蓋滿一片月色下的荒地。
考察隊在曼哈待了三個星期,最後帶著所有的戰利品滿載而歸,薩松的一家酒館曾為我們接風洗塵,又迎接其餘人勝利凱旋,所有人和向導一起好好大吃了一頓,塗了蜜烤得流油的羊肉,辛辣嗆人的茴香酒,還有烤餅和濃湯。對於在沙漠中苦幹了兩個星期的探險者來說簡直是世界上最夢幻的美味,老實說,就算是我回想起當時的美味也忍不住吞咽口水。
真是快樂的一頓晚餐阿!每個人都狼吞虎咽,把自己的肚皮吃到快要撐破。酒足飯飽後,探險者們打著羊膻味的嗝,他們提出進行一個故事游戲,就像是十位朝聖者在遠離瘟疫的山中別墅中所做的那樣。也許是因為薩松的明月,又或者是沙漠中那方縈繞難去的神秘舊國,人們不約而同的圍繞夢境編造起了故事,故事亦真亦假,虛構真實,在一堆粗制濫造的笑料和恐怖小品間,只有一則令我永遠難以忘懷。
故事是來自皮諾·卡瑞班的,這位可愛的年輕人,我們的向導,戰爭爆發後他應征入伍加入了英國人的軍隊,最後他永遠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大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曼哈遺址位於薩松省以西八十五英裏,毗鄰克爾奧盧山,克孜勒河蔚藍如緞帶般的河水流淌過這片富饒靜美的平原。
曼哈遺址的發現在一八七四年斯特納的考察中得到了詳細的記錄,而關於白色沙漠的記錄始終寥寥。在《十五頁經書》的指示中,白色沙漠的出現是一種聖跡:“博拉為了指示祂的捕夢者前往應有的國度,令月光在沙漠中顯示出宮殿的存在。”
白色沙漠中的曼哈是一座月之城,幻境之城,盡管斯特納在其探險筆記中無比確定所發現的荒棄遺址當屬於迷失的國度曼哈,但斯特納本人未曾真正見過白色沙漠。
在一八八九年我們受到了母國的援助,跟隨一支由布萊恩爵士出資讚助的皇家考察隊,得以深入研究這片神秘沙漠。皮諾·卡瑞班是我們當地的向導,一個希臘人,一個水手的兒子。他的父親在他一歲的時候遭遇海難,他從小生長於克孜勒河畔,從未見過大海。
卡瑞班和他的家人居住在距離曼哈城五英裏外的村子裏,那是一個平靜的村落,居住有近百位村民,許多人身上有著來自海上的血統,見識更多的卻是草地與牧羊。本地的煙草與羊毛經內陸轉運至薩松,在那裏草葉得以被制造成聞名世界的土耳其煙草。
歷史是由阿拉伯人和希臘人共同書寫的,人們對白色的沙漠知之甚少,對米利都人*到來前的世界一無所知。我們的向導帶著年輕人獨有的困惑和天真向我們許諾他可以將我帶往西面的荒漠,卻未必能將我們帶往安瓦爾人的曼哈。
這是一個聰明的年輕人,盡管此次探險不完全在布萊恩爵士支持的考察範圍內,但出於溫暖的友誼和好奇心,這位年輕人仍然同意了和我一起再度進入沙漠的深處。
我們在一個雨後的黃昏出發,迎著月升的方向前往舊城。那是沙漠中數月以來罕見的一場雨,雨水和沙礫相互滲透,路面上留下清晰可見的車轍。博拉正駕駛著祂的金馬車逡巡天際,用夜幕宣告祂即將來臨的統治。
如果我們足夠幸運,就會和千年前的捕夢者一樣,神聖之地將在月升至頂時顯示其存在。卡瑞班是個聰明的向導,我們前進的方向未曾偏離月亮的軌跡,我們駛進了荒漠的深處,那裏少有人煙,只有春夏交接時會有羊群來眷顧這片豐美的草地,盡管後者將在盛夏來臨前枯萎於沙礫中。
村落的火光與喧囂在一個小時後終於完全消失,我們眼前的世界只剩下無邊無盡的荒涼與寂靜。
那輪銀色的幻鏡始終在頭頂高懸,那是一輪能帶來幻覺,清冷而無情的夢境,博拉的鏡子。
它令人想起許多個與之相關的夜晚:第一位捕夢者曾找到屬於他的國度,經歷三個王朝的興衰過後,薩凡洛夫斯特曾註視著銀色的月亮走向他的戰場,他唯一的徒弟在多年後死於被月光註滿的一杯毒酒,在與安瓦爾人有關的傳言裏,人們迎著月光祭祀,試圖從這迷幻暗淡的光芒中找回他們失落的夢境。而最後一個安瓦爾人也是在月光下走向死亡。
如今月亮正懸在克爾奧盧山山隘與山脈和天際線形成一個完美三角形,月神統治下的一切都是銀色的,加上未蒸發盡的水汽的緣故,一切似一場朦朧的蒼白夢境。曼哈城舊址散落在夢境的邊陲,那裏由雇傭兵把守,一些研究用的帳篷早在我們抵達前就已經駐紮,許多宣稱自己是學者的探險家們對著沙子研究了一個星期,又用七天的時間研究了所有的石頭,最後學者們宣稱自己有了重大發現:他們找到了一些被打磨得渾圓的玩意兒,稱這些就是捕夢者在的骨石。
研究者們一度為這些圓形石塊激動不已,仿佛這是掩埋在整片沙漠裏最有價值的東西。此外,他們還發現了一些破碎的石像和摻雜了過多雜質的鑄金錢幣,還有雕花的酒杯等物件,但這些都無法抵過黑色的圓石頭帶來的吸引力。不管怎樣,這對於他們而言算得上是一場收獲頗豐的遠足,所有的考察發現最後都無一例外地進入了布萊恩爵士的收藏櫃中,成為了由他出資的私人博物館的展品,這些東西和他的博物館一起都在戰爭之中化為了碎片。
我的向導夥伴告訴我,每在齋月前後,會當地人到沙漠中的遺跡裏去撿拾這些石頭,置於新生兒的枕下,用來驅逐夢中的惡魔。人們很清楚這並不是來自安拉的旨意,卻天然地一代又一代地繼承如此習俗。此地的人們無形中仍然生活在博拉的統治下,而歷史卻毫無知覺。
卡瑞班在白色沙漠中隨手撿起黑色的鵝卵石,又遠遠地丟出去——歷史中對於捕夢者們的下落缺乏記錄,普遍的觀點是捕夢者就是本質上的安瓦爾宗教士兵,追隨國王與祭司的指令征戰四方,最後在灰霜戰爭中和帝國共赴毀滅。在薩凡洛夫斯特的年代,所有的安瓦爾士兵都曾接受過夢境中的訓練,他們飲下受到祝福的酒液,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那裏他們的精神力量得到鍛煉。然而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士兵是否最終能和捕夢者一般夜行千裏,在第三帝國的末期,安瓦爾人面臨的更多的則是世俗層面的挑戰。與波斯人的戰爭宣告了這個國家試圖涉足現世文明,卻終將消逝於尋找現世歸宿的路途中。
捕夢者,這群勇敢而充滿信念的獵手終是如夢一般消散在安瓦爾人的歷史中,和他們在《十五頁經書》中預言的命運相一致。盡管如此,一七七六年於德國柏林曾對一起罕見的精神紊亂病例有過詳盡的報道,患者阿爾伯特·施海勃自七歲起受怪夢侵襲,他夢見自己受到一只碩大無朋的黑色蜘蛛的追捕,在夢境中終日搏鬥,在夢境中他堅持要從蛛腹中取得‘閃光的東西’。而患者本人在清醒過後則表示,自己對蜘蛛有強烈的厭惡及恐懼反應。這名病患在精神病院期間數次發病,想要殺死‘趴在天花板上的巨大蜘蛛’。患者最終接受了電擊療法,療效顯著。手術後第二年他成功出院,正常育有一子一女,然而術後的第七年黑色的巨大蜘蛛重又將他尋回,這一次,不堪侵擾的阿爾伯特選擇在柏林的公寓裏飲彈自盡。在病例研究報告的正式結論裏,這位病患最終被診斷為顳葉失神發作。
隨著精神分析學派的流行,本學科的研究在進入19世紀後受到了新的挑戰,這群自稱是科學家的巫醫們宣稱所有的捕夢者研究實則是對一種精神紊亂的樸素描寫,是用孩童的預言講述一個名叫譫妄的帝國。而實際情況是,所有堅持這類看法的分析學家們一生都未見過曼哈,他們其中有人也許正抽著土耳其香煙,那是他們距離這片土地最近的一次接觸。
對於白色沙漠的成因已經有了科學上的解釋:其來源是一種特殊的白色菌絲,在水分充足且溫度適宜的條件下會大範圍擴散。在卡瑞班引領我前往的夜巡中,我們最終有幸看見了白色沙漠的形成:在雨後濕潤的月夜,沙地間的白色菌絲從沙礫間顯現,細雪般覆蓋滿一片月色下的荒地。
考察隊在曼哈待了三個星期,最後帶著所有的戰利品滿載而歸,薩松的一家酒館曾為我們接風洗塵,又迎接其餘人勝利凱旋,所有人和向導一起好好大吃了一頓,塗了蜜烤得流油的羊肉,辛辣嗆人的茴香酒,還有烤餅和濃湯。對於在沙漠中苦幹了兩個星期的探險者來說簡直是世界上最夢幻的美味,老實說,就算是我回想起當時的美味也忍不住吞咽口水。
真是快樂的一頓晚餐阿!每個人都狼吞虎咽,把自己的肚皮吃到快要撐破。酒足飯飽後,探險者們打著羊膻味的嗝,他們提出進行一個故事游戲,就像是十位朝聖者在遠離瘟疫的山中別墅中所做的那樣。也許是因為薩松的明月,又或者是沙漠中那方縈繞難去的神秘舊國,人們不約而同的圍繞夢境編造起了故事,故事亦真亦假,虛構真實,在一堆粗制濫造的笑料和恐怖小品間,只有一則令我永遠難以忘懷。
故事是來自皮諾·卡瑞班的,這位可愛的年輕人,我們的向導,戰爭爆發後他應征入伍加入了英國人的軍隊,最後他永遠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大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